当“爱情”没有“公寓”:对于IP共建的探索到底难在哪里?

时间:2021-01-11 17:36:33阅读:3488
合影8月11日晚上,电影《爱情公寓》主演之一李佳航在微博发长文,“片方宣传把盗墓这个IP一压再压,原意是期望大家看到影片会感到惊喜,虽然最后的结果好像完全脱离了预想的轨道。”如

合影

8月11日晚上,电影《爱情公寓》主演之一李佳航在微博发长文,“片方宣传把盗墓这个IP一压再压,原意是期望大家看到影片会感到惊喜,虽然最后的结果好像完全脱离了预想的轨道。”

如果从豆瓣的评分来看,电影《爱情公寓》确实严重“脱轨”了,在这部以情怀之名吊足大票粉丝胃口的电影里,电视剧版的公寓里那些熟悉的角色,演的竟然是盗墓的故事。关于电影消费粉丝情怀的非议不断。

可以理解的是,从2009年开始播出4季的《爱情公寓》,在观众尤其是粉丝的群体中已经有了室内情景喜剧的固化印象。此次电影《爱情公寓》故事线和内容与粉丝心中想象有较大出入引发讨论都在情理之中,但是抛开争论的情绪,电影《爱情公寓》的状况折射的是IP开发探索过程中,与粉丝互动共建的碰撞与冲突的问题。这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大IP中并不鲜见。

非得公寓里才能谈爱情?

客观来看,对于观影是在完成一次情怀消费的粉丝来说,曾小贤与胡一菲放下自尊互表心意、吕子乔与美嘉互相嫌弃又始终分不开,这些曾经在电视剧版的个性鲜明的主演们背后的故事,电影《爱情公寓》主创团队依然是原汁原味地交付给了粉丝们。

电影导演韦正在微博向粉丝们澄清:“还是原来的公寓,还是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跑一起跑的好朋友,不论是在宁静的公寓里,还是在险象环生的冒险征途上。” 而自媒体毒眸在第一时间去观看了影片,也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几位主演并非客串,在全片90%的镜头里都有出现,并且也是故事的核心。

那么,所谓挂羊头卖狗肉的不满情绪,实际上是部分粉丝接受不了一群曾在电视剧版的公寓里打闹哭笑的角色,一下子转换到盗墓的场景里——实际上,这次是实打实的拿到《盗墓笔记》的授权合作,连原作者南派三叔都出镜参演,这些都是团队针对之前剧集版中最大的抄袭非议而做的改进。

经典动漫IP《哆啦A梦》的电影版系列,由东宝株式会社自1980年开始于每年三月上映,截至2017年3月已上映37部。可以看到的是,电影版《哆啦A梦》并非一成不变地在大雄的卧室和熟悉的社区里上演。与这个假设大相径庭的是,37部《哆啦A梦》电影版里,有大雄的奇幻大冒险,有大雄与绿巨人的故事,有大雄的南极大冒险,也有大雄的魔界大冒险……一个风行40余年的大IP,不仅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案底”,而且是30多个“案底”。

爱情公寓一定要发生在公寓的场景吗?是不是我们对IP的想象力有点保守了?

莫让非议扼杀IP共生探索的勇气

一个优质的IP是需要运营的,成功的IP是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然而形式不同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内容的改变。因为从市场的角度出发,IP作为满足观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观众在消费电视剧与消费大电影之间是存在场景需求的显著差别。

电影是需要粉丝们动动腿走入电影院,掏钱购票,并且在两三个小时的黑暗中专注享受内容的产品。换言之,观众的注意力比起观看室内情景连续剧更为聚焦的前提下,如何讲出IP的新故事,对每一个IP创作团队而言都是躲不开的课题。

《爱情公寓》这个IP是承载众多粉丝近十年的情感载体,它具备成为一个优质大IP的基础。在拓宽这个IP形式的尝试中,“我们当时的考虑是不希望将电影做成电视剧的加长版,想有一些新的尝试。而因为在剧版里我们就经常开这样的脑洞,所以就想到和之前就有联系的南派三叔合作,去开发这么一个项目,毕竟喜剧和冒险结合会很好玩。”导演韦正告诉自媒体毒眸,在“如何给《爱情公寓》找一些新尝试”的方向在思考的上,创作团队考虑把电影与盗墓笔记结合。

对于首次把电视剧IP《爱情公寓》搬上大荧幕的探索,创作团队的思考并不能谈得上创新,只是一个IP在成为大IP的过程中,不断与粉丝群体沟通与互动的过程,包括对新内容的试探,对新形式的探索,也包括对粉丝接受度和宽容度的检验。毕竟与《哆啦A梦》相比,《爱情公寓》仍只是在成为优质IP的成长之路而已。

或许对于电影《爱情公寓》,以及背后的IP运营团队而言,这一次与忠粉的沟通与互动不失为探索IP共生关系如何构建的学习契机。在社交媒体发达,粉丝触媒多元的背景下,新的大IP如何与粉丝群体共同推动与创造,至今仍难寻成功且可复制的方法,而电影《爱情公寓》无疑提供了珍贵的样本。

从这个角度而言,探索与尝试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激烈的争论。但是,如果让非议把这种探索给扼杀了,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群体记忆的的大IP,恐怕会越来越少。这将是此次电影《爱情公寓》的尝试最让电影行业惋惜的。

胡一菲、唐悠悠

评论

  • 评论加载中...